大年初二,也就是中国农历新年里的第二天,各地都有自己的庆祝方式,下面是一些挺有意思的习俗:
一、回娘家
这个习俗是从古代传下来的,叫“归宁”。以前,女人嫁出去后,初二这天会带着老公和孩子回娘家,看看爸妈,报个平安,也是感谢爸妈的养育之恩。回娘家的时候,会带点水果、点心之类的礼物,表示对家人的尊敬和祝福。娘家人也会做一桌子好菜,一家人热热闹闹的。
二、拜年
拜年是新年期间的一个重要活动,老祖宗传下来的“岁首朝贺”就是这个意思。新年里,大家会穿得漂漂亮亮的,去亲戚朋友家拜年,互相祝福。拜年的时候,小辈会给长辈磕个头或者鞠个躬,长辈就会给小辈发红包,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平安顺利,财源滚滚。拜年不仅让亲戚朋友间的关系更亲密,也把新年的祝福传递给大家,营造出一个欢乐和气的节日气氛。
三、开市
在古代,过年的时候商家会关门休息,初一叫“封门”,初二就“开市”了,意味着新的一年生意兴隆。有些商家会在初二这天正式开门营业。开市之前,商家会搞一些仪式,比如放鞭炮、贴春联、摆上供品等等,希望新的一年生意红红火火。
四、吃开年饭
开年饭是新年期间的一个重要饭局,老祖宗那时候叫“春酒”。新年里,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,庆祝新年的到来。初二这天,很多家庭会准备一桌丰盛的开年饭,菜品种类很多,有鸡、有鱼、有肉、有菜,图个新的一年里生活富裕,万事如意。在一些地方,开年饭还有特别的菜,比如年糕、饺子,象征着一年比一年好,家庭和睦。
五、祭财神
祭财神是新年期间的一个重要祭祀活动,老祖宗那时候就崇拜财富,敬畏神灵。初二这天,有些地方的人们会祭拜财神。祭拜的时候,会在家里或者庙里摆上水果、点心、香烛这些供品,有的还会放鞭炮,祈求财神保佑新的一年财源滚滚、生意兴隆。
六、走百病
走百病是新年期间的一种健身活动,老祖宗那时候叫“踏青”。新年里,大家会出门走走、爬爬山、逛逛庙会。大家结伴同行,一边欣赏风景,一边聊天,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增进邻里感情。
这些习俗虽然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做法,但都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家庭、亲情、健康和财富的看重,以及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。